首页 / 财富研究所

这样还房贷,能省几十万?劝你别轻易碰

2025-10-09 08:48财富研究所

从“排队等放款”到“排队等还款”,2022 年掀起的“提前还房贷潮”蔓延至今。这两年投资利率下行,为了减少房贷利息省点钱,有些购房者打起了“经营贷”的主意,想借“经营贷”提前结清房贷。

但实际上,这样操作风险不小!

比如广州就有一个案件,当事人最终就被法院判决:短期内偿还 180 万及相关利息,他可能还面临着财产、征信等风险……

用经营贷还房贷,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何才能规划好还房贷的钱?今天咱就来唠唠这事。

一、用经营贷还房贷,缘何而起?

国人对房子总有特殊的情结,自古以来,房子似乎象征着“家”,到了现在,房子又大多和医疗、教育资源挂钩。于是,大部分人不得不掏空“四个口袋”,勒紧裤腰带贷款买房。

但是,早期的房贷利率很高,而近 2 年各类投资表现都不好,收益率整体较低,很难有投资收益能超过早几年的房贷利率。

于是,部分“有心人”就想出用别的法子降低利率,比如开头提到的新闻:

这个肖某以“经营”的名义贷了 180 万元,但是银行后续查证时却发现,这笔钱没有用于生产经营,而是去还房贷了。

银行询问肖某后,他拒绝提供资金用途的证明,无奈之下,银行只能把肖某告上法庭。

最后,法庭以“经营贷款挪作他用”,判肖某 10 天内还清借款本金 180 万及罚息,如果还不上的话,抵押的房产将会被拍卖,申请经营贷所用公司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肖某付出这么大代价,实际上就是为了“赚”其中的利息差。

也就是,通过这种手段把低利率的经营贷借出来,用来还房贷。

具体操作流程是:通过中介,利用空壳公司找本地商行申请经营贷款,并用这笔钱提前还清房贷,后期只需要还这笔低利率的经营贷。

这种操作的本质就是,把经营贷挪作其他用途,以贷还贷。

然而看似节省不少,实则风险不小!我们下面接着来说。

二、“以贷还贷”,是馅饼还是陷阱?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经营贷呢?

经营贷是用于“经营活动”的贷款,是银行针对中小企业或个体工商户推出的信贷产品,鼓励资金流入实体,属于政策红利,所以相对来说利率是比较低的,一般年化利率在 4% 左右。

虽然,经营贷比房贷的利率低了不少,但却未必靠谱。

我们可以简单地算一笔数:

假设十年前,为了买房从银行贷款 100 万,房贷利率为 6.15%,30 年等额本息还款,每月固定的还款金额为 6092.28 元,利息总额约为 119 万,一共要还 219 万左右。

转成经营贷款之后利率是 4%,降息 2.15%,同样等额本息还 30 年,那月供只需要 4774.15 元,利息总额大致是 72 万,一共还款 172 万左右,节省了将近 47 万。

看起来还挺划算,实际上隐藏的风险可不小。

因为除了利率,两者的还款期限也不一样。经营贷的周期比较短,可能隔个几年就要重新申请一次;这时,不但要把本金一次性全部偿还,续贷利率也有可能会变化,也就是可能会上升。

再加上各种中介手续费、过桥费,每次转贷需要两万多,转个四五次也就十万了,最终到底能省多少钱,还真的不好说。

而且,国家明令禁止经营资金违规流入房产市场,将经营贷款挪作他用是违规的,一旦被发现,还很有可能要面临巨大的风险:

财务风险:一旦被抽贷,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归还全部经营贷款资金。这笔资金往往规模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增加房贷贷款人短期资金周转压力。

征信风险:相关的征信问题被上传后,记录会保存 5 年之久,这期间办理信用卡、贷款等的难度会提高,还会影响出行、就业。严重的话,甚至会影响家里人借贷等事情。

信息安全风险:操作时,要将个人身份、家庭及财产情况等重要信息提供给中介,部分中介为谋取非法利益可能会泄露、出售相关信息,侵害信息安全权。

总的来说,为了这部分“不确定的”钱,冒这么大的风险,进行违规操作,真的不是一桩“划算”的买卖。

三、房贷压力下,如何做好资金规划?

背负上房贷,已经是大部分人的现状;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面对房贷的压力,除了保持还贷的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做好资产的规划和分配。

首先,要留好抵抗风险的资金,做好风险预防。

一方面,我们可以准备一笔家庭紧急备用金,大概是半年的生活开支,这里就可以把每月还贷的钱也考虑进来。

另一方面,面对意外和疾病,我们可以通过配置意外险和百万医疗险,发生小磕小碰等意外,或者生大病,都能报销相应的医药费用。

如果担心生病或去世,失去了收入来源,还可以配置重疾险和定期寿险。

我们先前就写过《家里有房贷,这两种保险一定要配齐,负债越多越要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阅读。

其次,如果你有一笔闲钱,又没有其他更好的理财方式,与其让钱放着贬值,不如把房贷还了节省点利息。

不过,是否要提前还房贷,千万不能跟风,还是要结合自身情况考虑:

有无可持续收入:如果工作稳定,还款后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压力,后续万一遇到急用钱的情况,也还有收入可以应付;

未来有无大额支出:结合当前和未来的收支水平考虑,特别是如果近段时间需要购车或有其他大额支出,要留好充足的现金流;

当前房产市值如何:如果是投资型住房,房价下跌时,提前还款能省下一些利息,相当于变相降低了房子的持有成本,也能对冲房子市值下跌……

结合这些因素考虑,相信大家也能更好地决定,要不要提前还房贷。我们前不久也算过这笔账,提前还房贷,究竟值不值?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看看。

除此之外,其实我们也可以多去学习理财知识,了解更多的理财方式。

如果想要安全稳健,可以考虑储蓄型保险、国债、银行存款等方式,基本不会有损失;而想要“生钱”可以考虑基金定投、银行理财等,妥善打理收益还可以,相对股票风险也较低。

过去大部分国人都觉得不需要学习什么理财知识,房子就是最好的理财,但市场环境已然发生了变化,盲目地购入房产作为投资已经不太可靠了。

但无论市场环境怎么变,当我们掌握理财知识,清楚自身需求的话,应对变化就能更有底气。

四、写在最后

“尽人事听天命”,只有自己才能给未来增添更多确定性。

而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我们也要多一些准备,就像还房贷这事,更要慎重!毕竟,大部分房贷牵扯的不止一个人,而是一个甚至多个家庭。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保险的信息,可以点击下方卡片,预约1对1的保险资讯服务~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 保险攻略

    血泪教训!这样买百万医疗险,生病少赔几十万

    百万医疗险虽好,但在买时被业务员的套路绊倒的人还真不少。有一些套路,我们之前也跟大家分析过,但时至今日,还有不少朋友蒙在鼓里。一旦买错产品,说轻了是白花冤枉钱,最要命的是,在等着救命时才发现赔不了!为..

    2025-10-07 08:46
  • 财富研究所

    没有工作自己交社保,退休轻松多领几十万

    没有工作单位,自己到底怎么交社保,才最划算?以后能轻松地多领钱呢?我们之前有教过大家,一个特别划算的「混搭交法」:不过由于部分城市并不支持分开、单独交,所以今天再告诉你们一个全国适用的办法:你可以和别..

    2025-09-24 08:38
  • 财富研究所

    手里有30万,是提前还房贷还是理财呢?两者竟相差几十万!

    前阵子,六大行下调存款利率的新闻登上热搜,在这种大背景下,不少人想到了提前还清房贷。深蓝君也收到了不少粉丝的留言:现在手里有30万,要提前还房贷好,还是做理财呢?哪个比较好划算?我们用一份案例进行测算,..

    2025-09-06 08:46
  • 保险攻略

    重疾险确诊即赔?这几点没搞懂前,劝你别轻易买

    提到重疾险,大家可能并不陌生。但很多朋友对重疾险都有一个很深的误解,以为只要确诊疾病就能赔几十万。实际上,重疾险对于不同类别的疾病,理赔条件是不一样的,并非所有疾病都是确诊即赔。有些朋友没有了解清楚就..

    2025-09-01 08:43
  • 保险攻略

    劝你不要轻易买重疾险!曝光3个真相

    通过朋友圈筹款和各种新闻报道,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幸福美满的家庭,被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击倒,要到处求人借钱甚至卖房治病。不幸得了重疾,不仅没办法工作,还要拿出几十万来治病,普通人很少有抵抗这种风险的能力。..

    2025-08-22 08:34
  • 保险攻略

    别再无效买百万医疗险了!不保这3大烧钱项目,可能少赔几十万

    百万医疗险只要几百块,就能报销上百万的医疗费,弥补医保的保障短板。但很多朋友会担心百万医疗险实际上中看不中用,报销不了一些很贵的医疗费,比如 ICU、抗癌特效药等。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3 大特别烧钱的医疗项目..

    2025-07-29 08:34
  • 保险攻略

    父母50岁以上,劝你不要轻易买百万医疗险!

    我敢说,很多人给父母买的百万医疗险,其实都买错了!但现在可能还没有多少人,真正意识到危机,等将来出了事,真要治病救命时,可能才会发现:自己给父母买的医疗险,不仅白花了冤枉钱,而且每年大几万、甚至十几万..

    2025-07-16 08:39
  • 保险攻略

    买重疾险,到底哪些保障值得加?选对多赔几十万

    重疾险发展到现在,可选保障日益丰富,对我们来说,有好也有坏,好的是保障可以更全,坏的是难懂又难选。那么多保障,有的能多赔钱,有的能多保几次大病,有的没生病走了也能赔……看起来都很有用,但实际保障如何?..

    2025-07-03 08:49
  • 保险攻略

    父母五六十岁,劝你不要轻易买保险了!

    父母五六十岁,我劝你不要轻易给他们买保险了!“可父母这个年纪,不正是容易生病的时候吗,为什么反而劝退呢?”这是因为父母买保险,本来可以很便宜,每年1000多基本就能搞定;但很多朋友没时间和精力认真看功课,..

    2025-06-22 08:44
  • 保险攻略

    不搞懂这5个问题,劝你不要轻易买寿险!

    在中国,寿险是很不被待见的保险,毕竟要死了才能赔钱,听上去就很晦气。不过,随着近几年大家观念的更新和进步,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青睐这类产品。比如城市华灯之下的人就是这一类代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来自父..

    2025-05-31 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