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研究所

不还压岁钱,我把父亲起诉了……

2025-10-09 08:35财富研究所

大家好,我是深蓝君。

每次过年,对于“四脚吞金兽”来说,最开心的莫过于领压岁钱,但上个月江苏省却出现一则孩子起诉父亲还压岁钱的新闻。

最终判决结果是,法院审理认为,压岁钱是孩子们合法的个人财产,所以父亲应该及时返还。

我的人情往来,成了孩子的个人财产?我还没权利使用了?

一、孩子的压岁钱,我为啥不能用?

新闻中孩子之所以“无情”起诉父亲,一部分原因是父母已经离婚,父亲“霸占”压岁钱不肯归还,无奈之下孩子就将父亲告上法庭。

虽然这个家庭有些特殊,可即使父母没有离婚,也不能随意将孩子的压岁钱占为己有。

从法律层面来说,“压岁钱”本质上是长辈将自己的财产“赠与”晚辈,只要小朋友接受长辈的压岁钱,等于赠与合同成立,这份财产权就归小朋友所有,家长不能随意使用。

(来源:《民法典》)

当然,父母作为子女的监护人,自然要承担保护子女的财产不受侵害的责任。

从家庭层面来讲,“压岁钱”是新年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福,期望晚辈能健康平安的美好心愿。

只因孩子太小,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父母担心孩子养成乱花钱的习惯,“没收”也是一片好心。

虽说是代为保管,可多数家长只是随口一说,并未真的执行,说到底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失信行为。

若真能把压岁钱存下来,特别是能让孩子参与到对压岁钱的支配过程,最终钱多钱少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长期坚持的仪式感、参与感,对孩子的独立能力、经济知识、风险意识,都是很好的锻炼。

特别是等到孩子长大后,把这笔钱作为一份“惊喜”送给孩子,也是家庭之间美好记忆的连接。

甚至可以利用压岁钱引导孩子学习如何规划财产,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提高金钱支配权意识。

二、财商培养,从管理压岁钱开始

家长可以利用压岁钱来培养孩子的诸多能力,深蓝君分享几点拙见,大家可以做个参考:

1、对金钱的合理规划

欧美财富启蒙读物《小狗钱钱》中早已介绍过资产合理搭配的方案——50%的钱用于增值、40%的钱用来实现短期目标、10%的钱用于日常开销。

咱们不用1:1照搬方案,在控制消费的前提下,这种规划思路倒是可以借鉴,和孩子一起对压岁钱消费方向做个划分。

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设立不同账户:生活教育账户、理财账户(低风险、高风险)、保障账户。

1、生活教育账户

主要用来支付孩子的零花钱,或是兴趣班、家庭活动、特别节日支出——例如送长辈生日礼物、为贫困山区的小朋友提供帮助、给自己的优秀表现一份奖励……等等。

教会孩子合理使用金钱支配权,避免肆意浪费,为孩子建立正确的消费观。

不仅可以增加孩子在家庭活动的参与感、锻炼孩子的独立思考、策划能力,培养爱心、学会分享,让孩子深刻理解金钱的意义。

2、理财账户

压岁钱也是培养孩子财商思维、产权意识,提高金钱支配力的好工具。

比如,为孩子简单普及常见的金融工具——基金、股票、保险、银行存款等。以及每种金融工具可获得的收益、承载的风险之间的区别。

基金、股票,也许收益可观,将来压岁钱能变得更多,但风险也不小,压岁钱有回不来的可能;

银行存款、保险,风险小但收益与股票、基金相比,就强差人意。但好在比较稳定,压岁钱肯定不会消失,只不过短时间内拿不到更多钱。

将其中利弊讲解清楚,由孩子自己选择。

虽然他的选择未必正确,但至少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和习惯、风险预估和承担的能力,以及与之伴随的对欲望的克制、对决策的果断和对事业的进取,这无疑让人终身受益。

3、保障账户

侧重孩子的健康保障。孩子年纪小,一时间不能理解自己平安、健康的长大,对父母来说是多么重要。

小朋友抵抗力差易生病、调皮捣蛋易受伤,是最常见、父母最担心的事。与其家长独自担忧,不如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将这份风险转移出去,启蒙孩子的保障观念。

压岁钱本身也是长辈对晚辈的爱与祝福,借助“压岁钱”的美好含义,给孩子灌输保护自己、保护家人的责任观念,守护孩子一生不为钱所困,让孩子健康、平安、快乐地成长。

2、理财保障产品推荐

财商思维培养

理财是在有限的资源里,创造更大幸福的手段之一。

培养孩子理财的智慧和能力,说到底是帮助孩子发展独立获得幸福的才能,这也是孩子规划人生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

而财商之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与认知情况,不断引导。

比如深蓝君前面提到的高风险工具股票、基金;低风险理财工具保险、银行存款等,都是培养财商思维的有效途径。

理财产品怎么选,点这里了解

以保险为例,可以选择一款能随时加保、灵活性比较高的产品:

例如大富翁教育金,8岁小男孩,父母协助趸缴一笔保费5000元,开通每月加保金额500元,这部分保费可以由孩子来承担。

费用不高,每月都能将部分零花钱放到这个“存钱罐”里,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到这份教育的投资中。

若干年后,孩子成人要上大学了,每年便可领取3923元作为学杂费、零花钱;21岁即将毕业,还可以一次性领取近3.2万。

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桶金,创业、深造还是选择投资增值,任孩子自主选择。

把金钱与自己的梦想、成长联系起来,对孩子自控力、学习责任感方面,都是很好的锻炼。

3、学会保障规划

孩子年纪小,健康保障通常费用不会特别高。父母在为孩子选择保障类产品时,可以让孩子将一部分压岁钱投入其中。

全面一点的少儿保险方案,通常包含意外险、医疗险和重疾险,其中意外险和百万医疗险很便宜,加在一起每年费用不过几百块。

这是孩子最初触及对风险管理和保障规划的时候,不失为一个风险意识培养的好机会。

以下是深蓝君挑选的目前市面上保障较全面、性价比高的儿童保险产品,供大家做个参考。

详细的产品评测深蓝君有发布过相关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往期回顾☛小顽童2号、蓝医保、大黄蜂7号

三、写在最后

家长想行使压岁钱的权利,有很多种途径,“没收”并不是有利方式,不如从孩子的利益出发,让孩子也能更多参与支配压岁钱的过程里,逐渐学习、成长。

如果你正有帮助孩子规划压岁钱的想法,希望这份“压岁钱保管攻略”可以帮助到你。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点击下方卡片,免费咨询。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 财富研究所

    这套方案让孩子的压岁钱轻松翻倍!别再只会存银行了

    当收红包的孩子变成发红包的大人时,方女士就下定了两个决心:不当骗孩子压岁钱的妈妈;把孩子的压岁钱攒做一笔巨款,将来给他个大惊喜。可儿子小汤圆已经 3 岁了,计划仍未开始实施。每年几千块的压岁红包放在抽屉..

    2025-09-27 08:35
  • 财富研究所

    压岁钱只会存银行?这样做收益能近3.5%

    过完年后,孩子们都收到不少压岁钱,几千甚至是上万块都不稀奇,很多家长一般会帮孩子把压岁钱“先”收着,大多时候就直接收进自己口袋,用来填补“亏空”了。其实,好好地打理这笔钱,让它增值一番,能留给孩子以后..

    2025-09-24 08:34
  • 借钱不还的因果报应真的存在吗,看两个故事就知道了

    平日里,我们与家人、同事、朋友相处时,可能都经历过借钱的事情。借钱并没什么,只要按期如数归还就可以,但偏偏有人借了钱不还。对于借钱不还的因果报应,民间流传着很多的说法。比如有人说借钱不还可能会导致身患..

    2025-09-16 21:43
  • 超度法事

    婴灵缠身父亲的表现 堕胎的诅咒

    婴灵缠身父亲的表现是什么呢?婴灵为什么要缠身父亲?婴灵缠身父亲会对父亲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吗?这是前两天收到的私信。从私信的内容看,这位网友很有可能是个男的,而且可能正在受到婴灵缠身的困扰。那么,今天我们..

    2025-09-15 18:39
  • 保险攻略

    如何跟孩子谈钱?从“挥霍”压岁钱开始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儿童保险,可以点击下方卡片,预约咨询~

    2025-08-10 08:35
  • 卡民论坛

    逾期电话不接不还能行吗?

    主要看2点。1)是信用卡逾期还是网贷逾期。如果是信用卡逾期,构成信用卡诈骗,需要符合以下条件:第一条,信用卡透支金额超过5万元(单卡,不含利息、违约金);第二条,被认定是恶意透支或者非法占有。A恶意透支:..

    2025-06-20 09:21
  • 卡民论坛

    欠债不还,公积金也可执行!

    7月6日,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与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立被执行人住房公积金执行联动协作工作机制,联合印发了《关于执行被执行人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若干意见》。《意见》指出执行被执行人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应遵循..

    2025-06-11 09:20
  • 保险攻略

    “老公炒股亏损71万,我把他告上法庭”

    婚姻中的安全感,无非就是两点:一个是爱,一个是钱。关于爱,琴瑟和鸣、白头到老的故事有很多;关于钱,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鸡零狗碎也不少。前段时间,北京有位朋友婚内炒股亏了 71 余万,被老婆告上了法庭,闹得全..

    2025-05-27 08:46
  • 卡民论坛

    逾期每年增加,信用卡逾期不还会怎么样?为什么还要发行信用卡?

    信用卡逾期的人每天都在增加,去年疫情成为一个集中的爆发点,一时间,大片人失业,大批公司倒闭,大量店铺关门。没办法只有依靠信用卡消费,逾期还不上款的也越累越多,为什么逾期的人那么多,银行还是要发行信用卡..

    2025-04-25 09:12
  • 卡民论坛

    信用卡逾期不还 法官耐心调解促诚信

    刷卡消费有着方便、快捷、利息较低等特征,为有资金周转困难的持卡人提供应急途径,而且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消费、带动经济。而有些持卡人则秉持超前消费观念,又缺乏自控能力,沉浸在物质的享受中浑然忘记还款期限,..

    2025-02-08 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