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攻略

新冠阳了怎么办?这份居家自愈指南请收好!

2025-01-17 08:34保险攻略

大家好,我是深蓝君。

今天一早,淡出媒体视线许久的钟南山再次上了热搜,在刚刚举办的《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上,他说了一句很关键的话:

感染新冠不可怕,99% 可在 7 - 10 天完全恢复。

算是再次给国人吃了一颗定心丸,不要制造恐慌。

眼下,随着全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以我身处的深圳为例,目前乘坐公共交通、出入小区、进入办公场所,均可以不扫场所码、不出示健康码、行程码。

当然,自由的对立面是自律。

这两天,不管是朋友圈,还是群消息,都有不少朋友阳了,或是身边人阳了,不知如何应对,导致措手不及。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居家隔离期间,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

毕竟,现在国家都在倡导: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希望你用不上这些居家治疗的知识,但建议各位一定要了解,以备不时之需。

一、日常储备药品清单

先说明一点,万一感染新冠,其实大多数多为无症状和轻症,一是没必要恐慌,二是该吃吃该喝喝。

当然,也有人感染后,会出现中低度发热、咽干、咽痛、鼻塞、流涕等症状,如果影响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可以使用一些药物缓解症状。

也别乱买,更别多囤,目前国家已经给了具体的日常药品储备清单,见下图。

注意,以下药物不能“治疗新冠”,而是针对性的缓解症状。

像我的话,目前家里囤了布洛芬、阿司匹林、以及一些平时治疗流鼻涕、咳嗽鼻塞的药。

其实这些药品,平时我都会备着。我想你也是。

网上看到好多人疯狂抢连花清瘟、抗原检测试纸,真是哭笑不得。

这一轮像不像去年的“抢盐大战”,以及再往前的“抢板蓝根”?

可以有,但真的没必要。

更不要高价去买、去囤药品,一是容易过期,二是别助长这类风气。

遇到哄抬药价、扰乱市场环境的,其实应该打电话举报。

二、怎么判断自己症状的轻重

既然自己是健康第一人,那自己的命得自己爱惜,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清楚。

如果发现自己有类似新冠的症状,不管是去医院、去隔离点、还是有条件的居家,第一步都是判断轻、重症风险。

1、自己是否是高风险人群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制作了快速判断自身感染后风险的表格,供大家参考:

▲图源:华山感染公众号

可以看到,年龄、有无基础病和是否接种疫苗,是直接影响感染后风险的指标。

高风险人群,咱直接听医生的话。

对于大部分的轻症/无症状,首要做的就是每天监测自己的症状。

2、自己是轻症还是重症

具体怎么做,见下图:

如果有以下表现,就需要引起重视,及时转诊治疗:

呼吸困难或气促;

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 38.5 度,超过 3 天;

儿童出现嗜睡、持续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或呕吐等情况。

3、吃好喝好睡好

对于轻症/无症状人群,当务之急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

吃好喝好睡好。

保证居家治疗期间的营养均衡、多喝热水,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是居家治疗重要的环节。

虽然可能会出现食欲下降,但可以少食多餐。

另外,生病时也别只喝稀饭、吃榨菜啦。

更应该保证科学、合理、全面的营养摄入,比如蔬菜、水果、肉、蛋、奶等等。

趁着隔离期间,给自己多做几顿好吃的。

三、怎么避免传染给同住人

具体这样操作。

第一步:自我隔离

感染者一人一房间,独立卫浴,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做好卫生消毒。

如果家里有小孩、孕妇、老人等需要陪护,陪护人也应尽最大程度做好个人防护。

第二步:房间通风

感染者隔离的房间,可以定时开窗,增加空气流通,每次开窗的时间最好超过 20 分钟;

卫生间这些如果有排风系统,用的时候就打开。

第三步:保持距离

尽量减少与人/物之间的接触,特别是两米内的接触。

感染者在自己房间隔离的时候,可以摘下口罩或者戴着普通口罩,与家人接触(如需要拿饭、食物或水)时,双方都要戴上专业防护口罩(如 N95 、KN95 )。

注意,感染者千万不要用带阀门的,这会让病毒传播出去。

第四步:监测、检测

一是监测体温。

具体操作内容,见文章第二部分,这里就不重复赘述了。

二是抗原检测。

抗原检测与核酸检测一样,都是针对病毒特异性的检测。

为了避免污染样本,最好先清洗双手,并且避免接触采样棉签的前端。

做鼻拭子要先擤掉鼻涕;

做唾液检测前 10 分钟不要吃喝东西。

关于读数,一定要仔细阅读并遵照说明书指示。

通常说明书上会要求在加样后 15 - 30 分钟时读取结果,时间不足可能会导致结果读取不准。

检测结果见下图:

▲图源:新冠抗原电商详情页截图

无论是清晰、颜色深的两条杠,还是 T 处只有浅浅的线,都应视为阳性结果。

如果 C 处没有线则说明试纸出了问题,需要重新检测。

四、如何界定结束居家隔离

12 月 8 日,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其中《指南》明确规定:

如居家治疗人员症状明显好转或无明显症状,自测抗原阴性并且连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Ct 值 ≥ 35(两次检测间隔大于 24 小时),可结束居家治疗,恢复正常生活和外出。

这意味着,居家隔离并没有规定具体的居家天数,患者核酸检测连续 2次 为阴性后就可以解除居家。

 五、写在最后 

始于武汉,终于广州,一个旧时代终于结束了。

从 2019 到 2022 ,三年对个体而言,重不重要?

有人说,仿佛做了一场梦;

有人说,熬一熬就过去了;

还有人永远停留在这三年里。

我们这些熬过去的,要为了没有熬过去的人,更加好好生活。

希望这个冬季,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回家过大年!

最后,如果大家还有其他关于保险方面问题想要咨询,或者想定制个人的保险方案的话,欢迎你点击下方预约1对1 咨询,让专业规划师为您答疑解惑。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 保险攻略

    高血压还能买啥保险?最新投保指南来了

    高血压,正在围困越来越多的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者约为2.45亿患病率高达27.5%大约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是高血压患者为啥得高血压的人这么多?又有什么危害呢?今天我们一起来..

    2025-09-16 08:40
  • 保险攻略

    收下这份「吃喝指南」,轻松健康过大年!

    对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来说,「吃」是春节的头等大事。有位朋友,一见到好吃的他就刹不住嘴,一句“大过年的”就放任自己暴饮暴食。他从放假回老家那天起,一直吃到了年初三,最终身体受不住,就开始闹肚子了。尽情享..

    2025-08-10 08:45
  • 保险攻略

    超级玛丽9号重疾险避坑指南,买错损失上万块!

    价格新低,赔付额度高,可选责任丰富,疾病保障不掺水。随着“第四套生命表”即将更新,很多用户担心涨价,又找我问起了超级玛丽9号重疾险。超级玛丽系列的重疾险,每次迭代都能成为新宠。但也正是因为不断升级更新..

    2025-08-06 08:43
  • 保险攻略

    20~35岁保险怎么买?写给年轻人的超低预算实用投保指南

    我是真没想到,这届年轻人,突然开始流行买保险了???最近上网冲浪的时候,我经常能看到各路年轻网友,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热火朝天的讨论保险话题,晒出自己的保单……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

    2025-07-07 08:33
  • 保险攻略

    18~50岁以上女性保险怎么买?这份保险攻略请收好,配齐也就两三千!

    据相关数据统计,热衷买保险的往往是女性。可能女性比男性天生更细腻,更缺乏安全感,这让她们更能认识到风险的存在。女人能顶半边天,她们拼搏于职场,劳心于家庭,现代女性的压力和责任一点也不比男人小。今天就和..

    2025-07-03 08:30
  • 保险攻略

    高血压投保指南来了!这几款产品很宽松

    这届年轻人工资没见涨血压倒是越来越高了秋冬是疾病高发季节再加上年轻人常常熬夜、久坐、吃外卖更容易被高血压“偏爱”咱们今天就来展开聊聊:血压多高才算高?高血压对买保险的影响大吗?查出高血压,还能买到哪些..

    2025-06-24 08:43
  • 安全度过台风天,这份防范指南请收好

    7 月 28 日,台风“杜苏芮”在福建晋江登陆,此后一路北上,给多地带来了超强的雷电暴雨。截至今日,这场台风已造成菲律宾 25 人死亡,福建泉州市 114 人受伤;北上的强降雨,也导致北京 11 人死亡,树木、建筑损坏..

    2025-04-27 08:30
  • 保险攻略

    肺结节投保指南!7月31日前这些产品值得买

    受疫情影响这两年查 CT 的人陡然增加有不少人因此查出了个肺结节这不免让人感到害怕肺结节是什么?离癌症有多远?查出肺结节还能买保险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一、肺结节是什么,离癌症有多远?肺部长出的..

    2025-04-22 08:43
  • 保险攻略

    带爸妈体检,要做哪些检查项目?这份清单帮你省钱又省力

    小时候,我们一去医院就哇哇哭;长大后,却反过来百般劝父母去医院体检,但节俭和恐惧成为了他们抗拒体检的主要原因。当我们好不容易消除了父母的顾虑,说服了他们去医院做体检,又遇到了新的难题——体检有好多项目..

    2025-04-05 08:35
  • 卡民论坛

    这份办卡攻略可助你良好批卡

    很多朋友没房没资产的,想办张信用卡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只要用对方法也还是有机会下卡的。今天给大家介绍几种适合平民办卡的方式,觉得2021信用卡申请好难过的朋友可以参考下。2021信用卡申请好难过?2021年信用..

    2025-04-02 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