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攻略

“继承爸妈2亿遗产后,老公把我告上法庭”

2025-07-14 08:35保险攻略

不久前,一则“上海独生女继承2亿遗产后被离婚”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榜首。

父母不幸去世半年后,恩爱的丈夫却要和她离婚,还要求分割她继承的巨额遗产……

感叹人心可怕之余,也有不少网友为这位女生鸣不平:父母辛辛苦苦赚的钱,男方有什么权利分?有没有啥办法,能保住父母的遗产?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唠唠这事儿,一起了解有关“婚姻财产”的真相。

一、继承2亿遗产后,丈夫却要和她离婚?

康女士(化名)怎么也没想到,新婚才1年,从未吵过架的丈夫,突然就要和她离婚……

康女士是地道的上海人,家境优渥。29岁那年,她因为工作原因认识了王某,之后便被王某猛烈追求。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康女士答应了王某的追求和求婚,两人成为夫妻。

婚后半年多,康女士的父母在一次旅游中遭遇车祸,意外去世。王某一直贴心地陪伴她左右,协助处理她父母的丧事,给予无微不至地关怀和照顾。

又过了半年,正当康女士强打精神准备重新面对生活时,竟收到了王某起诉离婚的传票,而且还要求分割她父母的遗产。

康女士是家中独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均已过世,所以她作为唯一法定继承人,继承了父母的所有遗产:上海九套房产和商铺,加上1000多万的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总价值约2亿元。

直到咨询律师后,康女士才知道,按法律规定,她从父母那儿继承的遗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如果离婚,丈夫有权分走……

对于这样的结果,不只是康女士,很多网友也表示难以接受,明明是父母留给她的钱,就应当属于她的“个人财产”,怎么结个婚就能变成共同财产呢?

二、结婚后,哪些财产属于个人财产?

很多人都不知道,从独立的个体到成为夫妻,这种法律关系上的变化,会影响到部分财产的归属权。

那结婚后,哪些财产属于个人财产,哪些又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呢?

这个问题,在《民法典》中就能找到答案:

(来源:《民法典》第1062、1063条)

可以看到,结婚后,像工资、投资收益等很多收入,都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特别是继承或受赠的财产,不论是房、车、还是存款等,只要没有明确约定只归属其中一方,那就是共同财产,若是离婚,另一方有权分割。

但如果有明确安排,比如父母有立遗嘱,并在遗嘱中写明仅由子女一人继承,那它就属于个人财产,另一方无权分割。

像前面案例中的康女士,她父母并未留下遗嘱或作其它安排,所以,这2亿遗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丈夫王某有权要求分割。

而结果也确实如此,媒体报道称,这场遗产纠纷案,最后以王某分到小部分财产而告终。

康女士的亲身经历,令很多人都唏嘘不已,但放眼现实,这样的事情并非个例。无论当初结婚是处心积虑、还是真情实感,在婚姻关系破裂时,遭受财产损失的大有人在。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提前规避这类风险,避免辛苦积累的财富受损?一起来看看。

三、婚姻中的财产风险,怎么提前规避?

常有人说,婚姻有风险。这里的风险,除了指情感上的不确定,还有财务上的风险。如果不想因为婚变而导致家族财富外流,可以尝试以下操作:

1、订立遗嘱

遗嘱,就是对个人身后财产或其他事务作提前安排。

按照法律规定,有没有遗嘱,对后续继承影响很大。有遗嘱的情况下,遗产会按照遗嘱继承;没有遗嘱,就按法定继承。

合法的遗嘱形式有6种,分别是自书、代书、打印、录音录像、口头及公证遗嘱。不同形式的遗嘱,要求也不同,建议实操前先了解清楚,避免立下无效遗嘱。

这就意味着,通过订立遗嘱,能让财产按照个人意愿分配,留给想留的人;若是法定继承,不仅程序繁琐,还容易产生很多纠纷,导致财产外流。

像康女士父母,如果此前有立遗嘱,明确财产只留给她一人,或许就不会被男方分走了。

现如今,离婚率越来越高,不少人都会通过立遗嘱,来防范子女婚姻风险,保护家庭财产。不过,也有些人比较忌讳谈生死,不愿意提前立遗嘱。这种情况,还可以看看其他工具。

2、配置储蓄险

不少朋友以为,保险主要提供健康方面的保障,但其实有些保险,还是守富传富的好帮手。

比如年金险、增额终身寿等储蓄险,通过合理设置投保人、被保人、受益人,就能实现“财富传承”和“风险隔离”的功能,帮咱们牢牢守住财产。

举个例子,父母希望给子女一些经济帮助,但又担心离婚被分走,那就可以考虑投保年金险,保单现金价值属于父母,离婚不会被分割。

又或者,你想保护婚前财产,也可以买份增额终身寿,并在婚前并交完所有保费,投保人和被保人都是自己,受益人设置为父母。

之后这份保单的现金价值不断增长,就算是增值部分,也是你的个人财产,即便离婚,同样不会被分走。

不过要注意,无论是年金险,还是增额终身寿,在前几年内退保,都会造成一定损失,所以更适合长期配置。

3、家族信托

除了保险产品,家族信托也是防止财富外流的优质工具。

可以将房产、现金、股权等资产,交给专业的信托机构打理,将子女设为指定受益人,隔离婚姻风险,还可以实现阶段性分配利益,从而降低别人通过婚姻骗取财产的可能性。

比如香港的很多富豪家族,都会进行家族信托,为的就是让家族财富更好地传承。

不过,家族信托门槛都比较高,一般需要上千万财产起步,所以,更适合资产雄厚的人考虑。

总结下来,遗嘱、保险、家庭信托等,都能不同程度地隔离婚姻风险,避免财产损失。具体用哪种工具,还得结合家庭情况、专业人士的意见等,做针对性地选择。

四、写在最后

财帛动人心。自古以来,钱都是照妖镜,能让很多阴暗之人现出原形。

寻找伴侣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如果一个人完美符合你各方面的要求,那么ta很可能是有备而来……

另外,平常也可以多了解些法律和金融工具,提前做好财产隔离和规划,尽可能地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如果对于以上内容有任何疑问,都可以点击下方卡片,预约专业的老师进行1对1咨询。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 财富研究所

    存5万只能取回3万?银行存钱两大套路,一定要告诉爸妈

    很多朋友都有类似经历,去银行存钱或咨询理财,却被推荐了保险产品。有的银行经理推销时会讲,“这类产品不仅收益更高,也相当安全,没有风险,哪哪都好……”面对这样的说辞,普通人很难不心动,尤其是上了年纪的父..

    2025-09-25 08:48
  • 财富研究所

    警惕养老骗局!教你3招守住爸妈的血汗钱

    这几年,各类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受过教育的年轻人都屡屡中招,而针对老人的骗局,更是防不胜防。辛辛苦苦攒了大半辈子的积蓄,一下子就被骗走,对于老人们来说,是相当沉重的打击,因为这笔钱就是他们的养老钱。凡事..

    2025-09-24 08:43
  • 财富研究所

    养老骗局层出不穷,如何帮爸妈守护好他们的养老钱?储蓄险值得买吗?

    如今我们好像活在一个太平盛世,但其实很多骗局就隐藏在我们身边。年轻人常常会遇到求职骗局、拐卖骗局、贷款诈骗等;但年轻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防骗心理非常强,很难被骗。但骗子可不会消停,不管任何时期,层出..

    2025-09-23 08:39
  • 成功案例

    老公要离婚聪明女人怎么冷静应对?女性必看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离婚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离婚不只是女人想提,有时候也会是老公主动提出离婚。在面对老公提出离婚的情况下,聪明的女人一定要保持冷静,合理化处理,以免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那么老公要离婚聪明..

    2025-09-17 22:38
  • 保险攻略

    爸妈50多岁,买惠民保还是百万医疗险?太多人选错了!

    在外工作,最怕听到父母生病的消息。李女士深夜接到电话,得知父亲头晕、无法起床被送到医院,她连夜赶回去。不幸中的万幸是,查出的是糖尿病,住院一个星期就出院了。但这件事让李女士意识到,如果父母真有一场大病..

    2025-09-15 08:30
  • 挽回婚姻

    4招教你如何挽回老公的心 女人挽回老公的方法

    每个女人都希望自己的婚姻幸福美满,但当小三闯入自己原本的婚姻生活, 在一段婚姻中,女人往往是被动的一方,所以当你的老公对你变心的时候,你就该知道如何挽回老公的心了,但是有些时候男人也会选择出轨,那我们应该怎么..

    2025-09-12 21:40
  • 财富研究所

    爸妈年纪大了,买百万医疗险竟然要上万?怎么办?

    年底了,很多朋友要准备给爸妈的保险续费。不留意不知道,一续费吓一跳:给爸妈买的百万医疗险越来越贵了!去年一千多,今年就到两千多了;等爸妈七八十岁,两个人的保费加起来能有上万块!那很多朋友就会疑惑,为啥..

    2025-09-10 08:45
  • 保险攻略

    事关3亿老年人!爸妈没有社保,该靠什么养老?

    这个世界,永远都有年轻人,但没有人会永远年轻。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人接近3亿,而且增长速度飞快,据测算,到2035年左右,这个数字将突破4亿。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已经妥妥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在老龄化、长寿化的背..

    2025-08-28 08:30
  • 保险攻略

    50~70岁爸妈保险,人均1千多搞定!

    父母身体不舒服,总习惯忍着,最怕花钱看病。刘女士妈妈也是如此。气短胸闷有一段时间了,但一直忍着没说,直到某次做家务心绞痛到无法呼吸,才肯去医院,没想到确诊了冠心病。妈妈的隐忍让刘女士很心疼,她意识到只..

    2025-08-26 08:45
  • 保险攻略

    ​爸妈五六十岁,不要乱买百万医疗险了!

    很多孝顺的朋友,买的第一份保险,就是给爸妈配的百万医疗险。这种医疗险价格低,能报销生病时上百万的医疗费用,非常香,很多人就想给爸妈配一份,一来解决爸妈看病的花费,二能缓解自己的经济压力。这种想法非常好..

    2025-08-24 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