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卡民论坛

规范大学校园金融服务应堵偏门、开正门

2025-03-05 09:00卡民论坛

大学校园金融服务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话题。该不该对大学生提供贷款和信用卡?应如何满足大学生金融消费需求?社会各界时有讨论,看法不一。3月17日,中国银保监会等五部门公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堵偏门、开正门原则,总体上有助于进一步遏制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乱象,更好地引导校园金融服务规范健康发展。

过去几年,大学“校园贷”泛滥,“裸条贷”时有发生,加重了大学生债务负担,扰乱了大学校园秩序,也在一定程度上积聚了金融风险。2017年6月,银监会等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暂停网络借贷平台开展校园信贷业务,禁止培训、就业类机构捆绑信贷产品,并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入大学校园。该通知印发后,随着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工作深入开展,“校园贷”等乱象得到有效整治,总体规模有所下降。

但大学“校园贷”等活动并未就此销声匿迹,反而以五花八门的新面目加快渗透。部分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与外部合作机构联手,不当获取并使用大学生个人信息,通过推送产品营销广告,片面地进行观念灌输和“收割”。更有一些不法机构,以“免抵押、低利息”等为噱头,诱导甚至误导大学生贷款。一些大学生接受“超前消费”“过度消费”观念,通过贷款满足追星、美容等非正当需求,逐步落入校园网络贷款等陷阱。

所以,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银保监会等部门再次发出《通知》,坚持问题导向,以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为重点,禁止小额贷款公司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允许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面向大学发放消费贷款的同时,明确放贷机构客户营销管理和风险防范要求,总体上有助于进一步规范大学校园金融服务,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但《通知》总体偏严,金融机构为减少潜在的政策风险,可能逐步放弃校园金融服务市场,这一点需要引起注意。

目前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超过4000万,年轻一代大学生金融服务需求客观存在,且增长较快。但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不少人片面地认为大学生没有稳定收入,不应该向其提供信贷服务。2021年“两会”期间,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禁止向在校大学生发行信用卡及提供分期业务。这种企图“一禁了之”的简单管控思维,具有一定普遍性。从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到学生家长,往往消极对待大学校园金融服务,对金融机构采取不合理的限制措施甚至是围堵行为,大学生金融消费需求被迫转向不正规的网络借贷平台。这是近年来“校园贷”等活动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教训是深刻的。

因此,规范和健全校园金融市场,需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以合适的方式满足大学生金融服务需求。金融管理部门要继续“堵偏门”“开正门”: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整治力度,坚决遏制违规借贷行为无序蔓延,将“偏门”堵严、堵实;另一方面要采取合理有效措施,推动金融机构为大学生提供服务,将“正门”开大、开好。公安、法院等部门应积极作为,对套路贷、高利贷及暴力催债等违法行为,主动及时介入,追究法律责任。总之,有关各方要加强配合,协同发力,综合治理,防止非法“校园贷”死灰复燃。

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以及学生父母,要正视大学生在学习、培训、求职等过程中合理的金融消费需求,理解和配合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入校园开展活动,并提供必要的协助。堵不如疏、疏不如引,支持金融机构向大学生提供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他们的合理消费需求,用“良币”驱逐“劣币”,“校园贷”等乱象才可能得以根治。

金融机构应成为校园金融服务的主力军,针对大学生群体开发针对性、定制化的新产品,如提供额度、利率适中的信用卡、消费贷款等,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金融消费观,积累良好的个人信用。金融机构在提供校园信贷服务时,一是要加强对第二还款来源的审核,从源头上把控信贷风险,减少大学生盲目借贷行为的发生。《通知》对第二还款来源的落实流程,也应适当简化。二是要采取“刚性扣减”的原则,防范对大学生多头授信、过度授信。此前,信用卡业务有“刚性扣减”要求,即在授信审批和额度调整时,在本行核定的总授信额度基础上扣减申请人在他行已获累计信用卡的授信总额。

信用是经济身份证,是大学生隐形简历。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金融消费习惯,勤俭节约、理性借贷,将借贷资金用于学习培训及必要的生活开支,杜绝过度消费、过度借贷;借贷之后应及时还贷,保持自己良好的信用记录。同时,要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轻易对外提供,特别是不能轻易在网上提供给非法金融机构。

不久前,某知名财经大学一位博士生,在学校食堂被骗子以网络贷款名义骗取十多万元,令人感概。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和金融机构还应加强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金融基础知识,提升大学生群体识别金融诈骗、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 新华社消息丨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

    记者:吴雨、卢佳编导:赵宇超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音视频部联合制作

    2025-09-23 11:43
  • 卡民论坛

    中信银行让金融服务“有温度”

    央广网哈尔滨4月28日消息(记者庞淼)2020年,中信银行零售业绩抢眼。客户规模迈上亿级台阶,零售管理资产规模达到2.3万亿元,营业净收入占比由2017年末35.42%提升到41.79%。除了亮眼业绩,中信银行的发展战略中,还..

    2025-05-16 09:06
  • 校园贷“开正门”持牌机构爱了吗?

    自从2017年整治互联网金融参与校园贷开始,教育部、金融监管部门频频发声“开正门、堵偏门”。近期,银保监会、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

    2025-03-26 09:06
  • 卡民论坛

    建设银行信用卡以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消费扶贫 打造大众扶贫新范式建设银行深入贯彻中央关于金融扶贫的决策部署,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消费扶贫爱心卡即是建设银行运用金融创新手段,以富有建行特色的金融产品深度释放消费扶贫潜力的有力举措之一..

    2025-03-25 09:03
  • 网贷退出大学校园,信用卡的春天会来吗?

    近日,银保监会联合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针对日益猖獗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对大学校园侵袭,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的现象,实施严格的监督管理,切实维护..

    2025-03-01 09:06
  • 广发信用卡科技赋能创新金融服务

    近年来,金融业与科技的融合加速,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数字服务体验,同时也对金融安全风险监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科技监管,确保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金融创新,..

    2025-02-21 09:08
  • 邮储银行云南省分行: 聚焦金融服务 助力脱贫致富

    2015年以来,邮储银行云南省分行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政策性监管指标为目标,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以发展普惠金融为着力点,全力推动贫困..

    2025-02-08 09:00
  • 卡民论坛

    开正门,关偏门?信用卡与消费金融“正面刚”

    最近有两件事,本来各管各的,但连起来看,好像又不那么“独立”。第一件事:1月8日,一份《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在业内流传开。《通知》称,为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国人民银..

    2024-10-13 09:03